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8-16 | 【字号: 小 中 大 】 |
应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8月9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熊红凯教授来实验室作了一场题为“Structured Sparse Learning for Signal Processing and Vision”的学术报告,30余名员工与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在报告中,熊教授主要介绍了结构化稀疏表示的原理与其广泛的应用。在稀疏表示中,数据通常可以被线性结合的一些字典元素表示。而在结构化系数表示中,通过依赖性假设来对稀疏表示进行进一步的正则化处理。在熊教授团队近来的工作中,他们在采样、编码和数据表示中利用结构化系数表示通过字典学习的方式来拟合多种非定统计数据。同时,通过设计迭代滤波器组从而构建可逆拓扑结构来重构多种数据内容。
报告结束后,熊教授与在场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提问,并就一些研究热点与在场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活跃。
附:熊红凯教授简介
熊红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成员,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
200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并留校工作。2007~2008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ECE,担任全职研究员;2011~2012,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生物医学信息中心,担任Scientist。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论与编码、信号处理、图像视频编码与通信。在信号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相关国际著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140多篇。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项目3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学者合作基金3项等。2013年,获澳大利亚国家研究理事会ARC基金资助;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博士学位评审委员、香港研究资助委员会评审人。
2011年,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网络化的视频媒体处理与适配分发关键技术与核心系统”)。2014年,获得IEEE国际学术会议IEEE VCIP(视觉通信与图像处理)最佳学生论文奖;2013年,获得IEEE国际学术会议IEEE BMSB(多媒体通信与广播)最佳论文奖;2011年,获得IEEE国际学术会议IEEE MMSP(多媒体信号处理)Top 10 %论文奖;2011年10月,指导在读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奖”。2010与2013年,2次入选上海交通大学“SMC-A类晨星青年学者计划”。参与筹建了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计算与智能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组建“媒体信息网络”研究所(http://min.sjtu.edu.cn)。
附件: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47326-1号 电话:010-82546611 传真:010-82546564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 100093 |